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,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,易受到寒邪湿气侵扰。根据数据调查,夏季感冒、关节炎、高血压等症状的发病率在成倍上涨。所谓“阳气一足,百病消除”,夏季养生“补阳热养”才是正确的选择。这份“热养”指南请收好!
1、吹空调不如排汗
据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夏季养生要“使气得泄”,也就是说,人在夏天要气向外宣发,即排汗。
中医讲,养生要顺应时节,夏季该热就得热,该出汗就得出汗,顺着阳长的规律,采取以热制热的“热养”法。
夏季,人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,新陈代谢加快、气血运行加速,是身体排毒的好时期。而长期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人体汗腺关闭,影响正常的代谢,寒邪之气也更容易进入体内。
2、凉水洗澡不如热水泡脚
民间有谚语,“夏天泡脚,暑湿可祛”,夏季湿气正当令,人的五脏六腑中属脾最怕湿,湿气阻滞在脾胃中,会出现没胃口、爱犯困、没精神等表现。
夏天泡脚,有助于祛除暑湿,利于身体排汗、缓解疲劳,促进身体气血循环、增强新陈代谢,除此之外还有安眠的作用。
而洗冷水澡则会使皮肤受到冷水刺激,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,不仅出汗散热受阻,而且会使湿寒进入体内。
3、喝冷饮不如吃“热”食
《寿亲养老新书》中提到:“盛夏之月,最难治摄。任性食冷,故人多暴泄之患。”不少人夏天喜欢喝冷饮,而喝冷饮只是短暂时间内口腔变得冰凉,实则很难把体内的热量排出体外,长期如此还会遗留后患,比如寒湿侵袭皮表经络喝脾胃容易导致头痛、关节酸痛肿胀、胃肠功能紊乱等。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“骨髓坚固,气血皆从”。体质虚寒的人夏季宜多吃温阳的食物,有助于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,比如牛髓、枸杞等。而夏季补髓不仅能温肾养阳,还有助于调理气血,可谓是“补阳热养”的佳选。
由此可见,夏季不能一味地用寒凉之法解暑散热,而要采取迂回策略,“以热制热、补阳热养”才是好的养生方法。